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處暑節氣就要到來了,預示著夏天就這么“悄悄”的過完了。這個時候告別了酷暑,迎接只有秋天才有的涼爽,是每個人最開心的時刻。但是入秋也是“多事之秋”,這個秋燥就很讓人心煩,會讓人很容易上火、皮膚干燥,所以這個防秋燥可不能少。
處暑節氣,這些小常識你有沒有聽老人提起過
處暑是24節氣之一,處暑節氣一般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這個時候太陽到達黃經150°,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此時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
民間有句俗語叫“處暑處暑,好似秋老虎”,意思是雖然到了處暑節氣,早晚氣溫有明顯下降,天氣比較干燥,但是還依然是以悶熱為主,氣溫很高,也因此很容易受到秋燥的困擾。對于我們來說,平時如果有養生的習慣,那么多多注意,就能夠避免秋燥“找上門”。
處暑將至,防秋燥可不能少
出門旅游,不可不防秋燥:秋天即將來臨,不少人都喜歡在這個時候出門旅游,去看大好河山,享受秋季帶來的舒爽。但是出門旅游本身就很容易勞累,如果不多加注意,就很容易導致上火,所以提醒大家,出門旅游,多喝水、多休息、注意不要吃辛辣食物能夠避免秋燥帶來的困擾。
保持水嫩肌膚,防秋燥很重要:處暑后天氣會越來越干燥,我們的皮膚也會跟著缺少水分而干皮、無光澤。對于愛美的人來說,怎么能讓皮膚干燥影響了自己的形象呢?所以,在這個時節,肌膚防秋燥的要點就是“補水”和“保濕”,我們要適當地根據自己的皮膚狀況更新護膚品。
防秋燥,怎么能少了這些食物:想要防治秋燥給我們帶來困擾,多吃一些潤肺的食物還是不錯的。比如白梨,銀耳,海帶,山藥等都是挺不錯的選擇,特別是梨有生津止渴、清熱降火、潤肺去燥的好處。
俗語常說“多事之秋”。是因為這個時候冷熱交替,氣溫和濕度等外界條件變化,人體無法適應,所以就很容易出現各種不適。所以處暑節氣之后,就要注意順應節氣,規律作息,度過一個開心的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