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氣虛血瘀型中風多見于腦梗塞等缺血性中風,中醫在這方面的治療經驗豐富,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氣虛血瘀型中風如何調理吧。
中醫認為,氣虛血瘀型中風的主要病機為氣血虧虛,引發痰瘀氣滯,最終引起臟腑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直沖犯腦,形成血溢腦脈或腦脈痹阻,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氣虛無力行血而導致血行瘀滯而產生了一系列的病理變化。
氣虛血瘀型中風如何調理?這三點可以了解一下
中風后首先要積極采取藥物治療,靜脈溶栓是治療腦梗塞等缺血性中風的常用臨床方法,可有效恢復患者腦血管灌注量,大大減少腦組織缺血壞死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此外,根據中醫辨證施治原則,氣虛血瘀型中風可以服以能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的中成藥,比如同仁堂化瘀丸,組方有黃芪、人參、桃仁、當歸、水蛭、虻蟲、土鱉蟲等藥,具有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的功效,可以幫助氣虛血瘀型缺血性中風急性期的患者逐步通暢腦血管,恢復腦細胞功能,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風出現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等癥狀。
對于中風患者來說,適當的運動和飲食調節也非常重要。適當的運動不僅幫助肢體功能早日恢復,還能使人心身愉快,增添生活的樂趣。運動可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增強體質、改善肌糖原的氧化代謝及心血管功能,使機體最大攝氧量增加,從而使肌肉更多地利用脂肪酸,降低血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總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利于預防糖尿病、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等并發癥的發生。而且對于有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可以更好的控制血壓、血糖。
中風的飲食原則是:低淀粉、低脂肪、低鹽、高纖維、高礦物質。主食以五谷雜糧、蔬菜為主,多吃粗制米面,因為其中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和維生素。動物性食品肉、蛋應限量食用。選擇脂肪,特別是膽含量不高的奶類制品,是較理想的蛋白質來源,魚類也是良好的蛋白質食品,其中的脂肪酸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有降膽及抗凝血作用。
通過對上文的了解,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氣虛血瘀型中風如何調理了,當然,除了藥物、飲食和運動以外,情緒的調節對于疾病的治療同樣有幫助,畢竟好的心情是健康的催化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