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飲料,有著較高的營養與醫療預防價值,對維護人體健康有著積極意義,中國有句俗語:“寧可一日無鹽,不可一日無茶。喝茶與健康的關系一直爭議不斷,經常喝茶對健康到底是好是壞?喝茶到底是“致癌”還是“治癌”?
茶“致癌”還是“治癌”
首先,綠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因為茶葉中含一種叫EGCG的抗氧化劑,可增強p53的抗癌活性,這種抗癌基因具有修復DNA損傷或破壞癌細胞的能力。
為什么還有人覺得喝茶“致癌”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曾做過的一項涉及50多萬國人,針對喝茶與癌癥風險(包括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宮頸癌)關聯的研究。
研究初步表明,相比每周喝茶不足一次的人,每天茶葉消耗4克以上的,整體癌癥風險升高26%。肺癌、胃癌風險分別升高62%、29%。難道喝茶致癌?并不是,這并非最終結論。隨著研究不斷深入,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喝茶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還有抽煙喝酒的習慣。排除煙、酒影響后,喝茶與癌癥風險的關聯明顯減弱。如果不抽煙、不喝酒,喝茶不會提升整體癌癥風險,茶葉本身并不致癌。
雖然茶葉本身并不致癌,但不當的喝茶方式的確會增加患病風險。
愛喝“濃茶” 易患骨質疏松、貧血,誘發胃腸道癌癥。
貧血:濃茶中含大量茶多酚及鐵離子等形成不溶性沉淀,人體不能快速吸收鐵元素,造成缺鐵性貧血。
骨質疏松:濃茶中含大量草酸和兒茶素,與人體礦物元素形成不易吸收的鈣鹽,抑制鈣的吸收,導致骨質疏松。
此外,濃茶含有較多的茶堿和茶多酚等物質,對胃腸道有刺激性,胃腸道經過長期反復刺激,易誘發胃腸道癌癥;濃茶中含等提神物質,易引起心率增快,會加重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病情;濃茶中還含有大量的氟,經常喝濃茶會損害腎臟,甚至引起“茶葉型氟中毒”。
愛喝“燙茶”,導致食管癌風險上升。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溫度在65℃以上的熱飲定為2A類致癌物。食管黏膜比較脆弱,正常情況下,人體食管黏膜的耐受溫度為40℃~50℃,一旦超過就容易造成食管黏膜受損,反復燙傷食管,長此以往下去導致食道癌風險上升。所以,茶不能趁熱喝,先放涼至40℃再飲用。
飲茶的習慣,從很早以前就有的,只是現代人與古代人,對于飲茶有著不一樣的看法,至于喝茶對身體產生的影響,還是不要過分解讀,否則,結果可能會與想象中有點不太一樣,不要過分夸大茶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