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今日,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
第十一個節氣——小暑
暑,意為炎熱
俗話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
但拉開了“三伏天”的序幕
小暑三候
一候:溫風至
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
二候:蟋蟀居宇
《詩經·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說的就是小暑節氣由于天氣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墻角下避暑熱。
三候:鷹始鷙
小暑節氣中,老鷹因為地面氣溫太高,更多地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小暑習俗
1、倒黃梅
“小暑一聲雷,倒轉做黃梅。”我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時節。
2、食新
民間食新藕,人們用新米、新麥磨粉制成各種食品,以消苦夏。
3、曬書畫、衣服
“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民間趁小暑曬書畫、衣服,可祛除霉味,防止受潮。
小暑時節注意“兩大”養生要點
小暑時節,暑熱、暑濕之邪容易入侵,容易身體乏力,脾胃不和,此時要注意兩個養生要點:
一、解暑
解暑先從飲食方面入手,多吃一些解暑、健脾的食物。如蓮子、荷葉等食物,祛濕解暑,非常適合這個季節食用。
另外,人們常說“春吃芽,夏吃瓜”。夏季容易出汗,吃瓜類水果可以回補充我們身體所消耗的水分,值得注意的是,脾胃虛寒的人群要慎吃。暑天要注意避免陽光直射,避免高溫活動,保持適宜的溫度,溫度在26℃-27℃最佳。
二、養心
小暑炎熱,很多人覺得心煩意亂,內心燥熱,覺不得眠,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靜心、養心。
而紅色食物最適合養心, 比如紅豆,富含豐富的鐵質,利水消腫的同時,還可以行氣補血。
心是五臟六腑之首,所以心臟的養護極其重要,中醫也認為平心靜氣,平心可以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還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宜養心,心靜也自然涼。
小暑飲食“三寶”
一、蓮藕
人們常說“小暑吃藕”,蓮藕有著生津潤肺,清熱涼血的功效。《本草綱目》中也說蓮藕是“靈根”,清熱安神,健脾養胃,是夏季佳品。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容易,煩躁,沒精神,吃蓮藕可以幫助人們清熱,除煩。
二、黃鱔
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黃鱔的食療價值十分高,可以補中益氣,明目,解毒。在炎熱的夏日,食欲不振的人們吃點黃鱔,補脾益氣不油膩,還能消除積食。另外,在這個時節的黃鱔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比鯉魚,鯽魚營養價值還要高。
三、綠豆芽
綠豆在成為綠豆芽的過程中,產生了豐富的維生素c,所以綠豆芽比綠豆的營養價值更高。《本草綱目》中記載:“解酒毒、熱毒、利三焦。”炎熱的小暑季節,一周吃兩次綠豆芽,可以很好的消暑,祛濕,是非常應景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