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在抗衰科研領域,西方常常困于“魔咒”,而中國則似乎擅長打破“魔咒”。
據美國醫藥業一份報告顯示,在美國開發一款抗衰新藥的平均成本約5-8.8億美元,需耗時11-15年,但最后成功上市概率不到3%。細究下來,主料多為化學合成是主要阻點之一,在1期臨床時僅7.9%的方案能獲批。對比之下,有著數千年理論和大量著作支撐的中藥,則愈發顯示出優勢,屢次在試驗中被證明在干預衰老的潛力上優于西藥成果。
日前,多家媒體報道,我國科研團隊基于氣絡學說“精氣神”理論研制出的創新中藥成果——“八子補腎膠囊”,在國內首個大規模的小鼠抗衰老研究中表現亮眼,試驗結果勝于西方抗衰,是真的嗎?
1、1200只小鼠實驗發現:中藥成績喜人
在該實驗中,研究人員選取了1200只小鼠進行實驗,分成了自然衰老組、NMN組和八子組,11周后,喂食了八子補腎膠囊的52周齡小鼠不僅外表衰老改觀明顯,連內在記憶力、骨質量等指標也有積極變化。且63周齡的衰老小鼠的DNA甲基化年齡足足降低了約15歲(“DNA甲基化水平”是目前國際檢測生理年齡的“標尺”)。
更令研究員還驚喜的是,將喂食八子組小鼠和喂食“哈佛抗衰分子NMN”的小鼠進行對照(NMN又酰胺單核苷酸,是西方抗衰技術的代表成果之一),結果發現八子補腎膠囊在衰老干預、延長生存期、降低死亡率方面的潛力,顯著高于對方。
由于與人類基因組的相似性高達80%-90%,行為學和心理學特征與人類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所以盡管只是小鼠實驗,但本次實驗結論對人類抗衰研究也具有重大參照意義。
亮眼實驗數據也進一步推動市場熱度,據京東商智數據顯示,“八子補腎膠囊”在該平臺已覆蓋超200萬有抗衰需求的人群,預測膠囊出貨量數以“億”計。
據悉,早年間,我國多以原材料方式出口中藥,而日、韓等國則利用我國廉價出口的中藥材,二次加工后,形成高附加值的所謂“漢方藥”,賣到國際市場、甚至返銷中國。數據顯示,目前僅日企就占據全球約7成漢方藥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為更好地傳承中醫藥成果,我國科學家和中藥企業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上述“八子補腎膠囊”即為其成果之一。據以嶺財報披露,以嶺藥業研發投入分別為5.2億元、7.4億元、8.37億元、8.95億和9.35億,復合增長率超過20%。
2、又一臨床出爐,助力中藥成果走出國門
哈佛遺傳學教授、衰老生物學專家辛克萊教授曾說:“今天對于衰老的研究,就像萊特兄弟時代的飛機一樣,這條路未來前景無限。”
此言不假,在近年全球經濟較疲軟的背景下,圍繞抗衰老行業的投資卻是炙手可熱。前有世界首富貝佐斯斥資20億美金廣邀世界抗衰豪杰,后有AI“炸子雞”山姆奧特曼拿出全部身家,投向抗衰科技。
“科技應該造福全人類”,為了更好地讓中藥抗衰成果走向世界,近年來我國科研團隊也開始用所謂“西方學術語言”,向世界講述中藥八子補腎膠囊的抗衰成果。
刊登在國際頂級期刊《Phytomedicine》上的一系列中藥臨床試驗成果,便是其中重要的一步。據悉此項人體臨床由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聯合8家中心開展,科研人員對530名志愿者進行為期3個月的干預,再次證實“八子補腎膠囊”有助于改善老齡人群的一些列衰老癥狀,包括不限于毛發皮膚、骨骼肌和記憶力等。
該試驗還發現,服食八子補腎膠囊的志愿者,12周后端粒酶活性提升了高達76.7%(端粒酶為西方科學體系衡量衰老程度的金標準,它的活性越高,衰老程度越低)。
國際權威期刊的陸續認可,進一步推動“八子補腎膠囊”在海外傳播。據悉,在國外社交媒體上,有網友稱其為“來自古老東方神秘寶物”,并收獲大量點贊。另據公開數據,目前八子補腎膠囊已獲新加坡、加拿大等8個國家和地區的上市批準。
3、風向已變?中國站上主導位
如同野火遇上了大風,以八子補腎膠囊為代表的國產中藥的勢頭越燃越旺,甚至有國家主動搭起了溝通的橋梁。
據官媒報道,第二十屆國際絡病學大會海外論壇日前在泰國曼谷舉行。來自中、澳、新加坡等13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目的正是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和國際化。
不僅如此,在歐洲和北美等地,中醫藥的應用也逐漸增多。據統計,如今美國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接受過針灸治療,國外市場上也頻頻出現我國片仔癀、地黃丸等中藥成果。據不完全統計,中醫藥已經傳播至世界196個國家和地區,建設31個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中醫針灸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在此背景下,未來中藥能否隨著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像漢方藥一樣,進一步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認可度和普及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