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時間過得真快,雖然天氣還在冷著,但立春也已經過去好幾天了。立春是一個萬物復蘇的開始。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過后,天氣也會開始逐漸回暖,神州大地生機勃勃的春景也將逐漸開始顯現。春季五行屬木,肝為主臟,肝喜條達,春天到來的時候,草木需要雨露的滋潤,才能返青生長。我們的身體也一樣,為了肝氣的生發、條達,更需要水份的滋潤,時令果蔬尤其適合發揮滋潤作用。
時令果蔬是指順應氣候、環境,自然生長的水果和蔬菜,具有季節性、地域性。吃當季、當令、當地所產之果蔬,寒熱溫涼之性合乎自身體質,才能更好地補精益氣,養人健康,不受邪害。
時令水果:草莓
早春已經上市的草莓,鮮美紅嫩,果肉多汁,含有沁人心脾的清香。草莓可以潤肺、健脾、益氣、補血,且富含氨基酸、果糖、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礦物質鈣、鎂、磷、鐵等,草莓的營養成分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特別適宜春天養生食用。
草莓雖然是很好的佳品,但是性涼,在早春不宜一次吃太多,尤其是脾胃虛寒、容易腹瀉、胃酸過多的人,吃草莓更要控制量。另外,不少人喜歡把草莓切成塊,拌在酸奶或牛奶里一起食用,從營養學角度講,這樣做不合理,因為草莓中的成分會影響酸奶和牛奶中鈣的吸收,還會降低乳蛋白的吸收率。
時令蔬菜:韭菜
在春季的各種蔬菜中,韭菜是春季最早上市的應季蔬菜。韭菜一年四季都有,但早春的韭菜不論是口感還是品質都是最佳的,鮮嫩碧綠,幽香四滋。
初春時節的韭菜經過一冬季養分的積聚,葉似翡翠,根如白玉,食之脆嫩鮮美,聞之清香馥郁,隨便摘一把嫩的都能掐出水來,因此又有“春天第一鮮”的美譽。初春的韭菜不僅鮮嫩,而且營養,吃起來更是香味濃郁。
韭菜除了維生素含量高,能增強脾胃之氣之外,還可以預防慢性疾病,因為韭菜中含有大蒜素,能夠消毒殺菌,韭菜的特殊味道還能增進食欲。
時令野菜:薺菜
薺菜是一種很常見的野菜,也被稱為“報春菜”,民間歷來都對薺菜青睞有加,人們認為春天食用薺菜,應時而食,可以驅邪明目,吉祥而健身。
薺菜作為一種野菜,做餃子餡、煮粥、煲湯均可,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粗纖維,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食用后能增強大腸蠕動,促進排泄,還有幫助健胃消食的作用,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并且,因為胡蘿卜素為維生素A原,所以,含有豐富胡蘿卜素的薺菜,也是治療干眼病、夜盲癥的良好食物。
時令鮮味:春筍
春筍,是春天的新鮮竹子嫩芽,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作為蔬菜,其味清香鮮美,可以說是道地的“時令鮮味”,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被視為菜中珍品。
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春筍中多種維生素和胡蘿卜素含量比白菜含量高一倍多。竹筍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如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
竹筍具有多纖維的特點,食用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去積食,防便秘,并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竹筍含脂肪、淀粉很少,屬天然低脂、低糖、低熱量食品,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竹筍不能生吃,單獨烹調時有苦澀味,口感欠佳,但烹制前可將鮮竹筍加少量白醋煮10分鐘,或竹筍與肉同炒則味道特別鮮美。竹筍可做湯,也可燒菜,能做出許多美味佳肴。
春季的時令果蔬食材除了上述所說幾種外,還有很多。《養老奉親書》記載:“當春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顧名思義就是春季養生要盡可能地多吃點甘味之品,少吃酸的。
這里要注意的是,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口感有點甜,更重要的是具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甘味食物中首推大棗和山藥,菠菜、芋頭、紅薯、土豆、黑木耳、桂圓、栗子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常吃這些食物可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有助于提升人體免疫力。
立春后通過起居、情志、飲食等綜合調養,將為整年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