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春節期間是走親訪友的最佳時期,而團圓飯、朋友聚會一般都會選擇在外就餐。面對色香味俱全的菜色,人們往往會大快朵頤,吃得比平常更多;另外走親訪友或宅在家里,也會多吃花式多樣的食品。家鄉特產美食、各種糖果、瓜子花生等等。偶爾這樣吃對身體影響不明顯,若長時間這樣吃,消化道處于過勞狀態,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胃腸道炎癥等問題。
飲食如果不節制、經常大魚大肉,身體攝入高能量、高脂肪、高糖;加上活動量少,多余的能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貯存在人體內。
飲食清淡調腸胃
節后養生,腸胃先行,過年大量攝入高熱量、 高蛋白食物,加重了胃腸負荷,年后要多吃點清淡的東西讓腸胃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節后幾天要減少精制米、面、糖果、甜糕點的攝入,主食最好以谷類粗糧為主,如玉米、燕麥、小米、豆類等,同時調配深色或綠色蔬菜的比例,多喝粥和湯,這樣不僅能補充足夠的纖維素,而且利于排毒讓紊亂的胃腸休息調整。
適當運動調狀態
春節期間,因為全家團圓,親朋聚會,或守歲、或看電視、或等待“新年鐘聲”,遲睡、甚至通宵不睡的現象都很普遍,這樣同樣會危害健康。由于今年春節處于寒冬,寒冷限制人們的運動鍛煉,使機體的氣血運行減慢,臟腑的功能受到影響,運動功能減弱;因此更需要運動養生,增強機體的御寒能力,維護人體陽氣,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臟腑功能、提升運動功能。所以應該堅持進行適當的運動,如散步、慢跑、體操、太極拳,根據個體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項目,堅持運動,對身體的健康是大有益處的。
充足睡眠調作息
節日期間人的“生物鐘”常常會被打亂。有專家建議:上班后一定要早睡,調整好睡眠,可多補一些覺,充分放松休息,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盡快恢復到正常的生活節律。中醫學認為,起居無常、沒有規律的生活,會干擾機體氣血運行,破壞人體陰陽平衡,使機體五臟六腑的功能出現紊亂,嚴重者釀成種種疾病。特別是老年人、小兒及身體虛弱者會感到明顯不適,如失眠、頭暈、困倦,胃腸不適等癥狀,嚴重者引起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長時間的起居無規律的生活,可致身體出現亞健康狀態,也給一些慢性疾病埋下了隱患。
調節心情投入工作
假期結束上班后,除了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之外,還要做好適當的工作安排,應保持由低到高的強度和由簡到繁的難度,最開始可選擇一些較輕松的活,負擔太重而又不著急的活可以放到第二天或者是第三天再做,中間有一個緩沖調整期。切忌一上班就埋頭苦干,加重心身的疲勞。
年后做好調節,我們才能休息好、精神好、工作好、身體好。小言再次祝大家開工大吉,事業順心,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