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今天是第二十六個“世界關節炎日”。“世界關節炎日”的目的就是要提醒人們,對關節炎要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防止致殘。目前全世界關節炎患者約3.5億,亞洲地區每6人中就有1人患關節炎,在我國,關節炎發病率約13%,患者達1億以上,且不斷增加。
說起關節炎,很多年輕人都認為這是老年病,自己不太在意。其實,所有年齡段,甚至兒童都可能被關節病“盯上”,肥胖、久坐、日常不正確的運動方式等都會帶來關節的不適。
關節最怕的6件事
人體共有143個關節,它們如同杠桿、減震器幫助我們完成上百種動作。但是有6件事,再靈活的關節也架不住它們的摧殘:
01年歲增長
年紀大了,軟骨容易營養不足,從而降低骨骼的彈力與韌性,導致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病變。
02肥胖
體重劇增會增加下肢關節的負荷,引起體位或步態改變,而且肥胖代謝異常對關節也有一定損傷。
03過度運動
超負荷運動、超強度訓練、過度爬山,容易導致關節機械磨損,損壞軟骨,誘發關節酸脹疼痛。日常長時間保持跪、蹲等姿勢,也會加重關節負擔。
04久坐不動
醫學期刊《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志》刊文指出:久坐不動人群關節炎的患病率高達10.2%,是健身跑步者的三倍,而健身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
05關節外傷
有關節外傷、慢性勞損、不正確運動帶來的非急性損傷,會加快關節磨損,或致使關節腔積液、加速軟骨退變。
06不注意口腔清潔
有研究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口腔健康密切相關。牙周感染和炎癥可誘發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會增加牙周感染風險,為了口腔和關節健康,記得勤刷牙!
四點自測是否患上關節炎——“紅、腫、熱、痛”
關節炎可在各個關節發病,除膝關節外,手指關節、髖關節、趾關節、脊柱關節等也是易發部位。
那么如何判斷自己有無關節炎呢?首先可以根據關節有無紅、腫、熱、痛以及功能障礙來進行判斷。
“紅”是指關節急性炎癥時會出現皮膚發紅。
“腫”是指因關節腔內積液或關節周圍軟組織炎癥引起關節腫脹。
“熱”是指正常人的關節摸起來是涼的,如果關節部位摸起來是熱的甚至發燙,那么就證明關節有炎癥存在。
“痛”是關節炎的最主要表現,多在活動時出現,有些疾病可在休息時出現,炎癥明顯時外力壓迫疼痛加劇。“功能障礙”是指關節腫痛或結構破壞導致活動受限。
五招預防關節炎!
在生活中,像汽車需要給車輪胎做定期保養,所以我們也要日常就做好關節的保養,日常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超重人群首要任務——減重
骨關節炎的發生與肥胖息息相關,因此減輕體重是骨關節炎患者的首要任務。減輕自身體重,就是減輕了膝關節的負重。另外,我們也要減少手關節的負重,避免手提重物,盡使用工具分攤重量。
2防寒保暖,做好安全防護
關節受寒會使關節周圍的組織和血管收縮,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加重骨關節炎的癥狀。我們要注意關節保暖,勿受風寒,及時增添衣服,同時可使用關節保暖護具。做好安全防護,避免關節受傷,上下樓梯拉好扶手,下蹲時應該扶物借力,女性患者應避免穿高跟鞋。
3功能鍛煉
正確適當的鍛煉可以預防、延緩和減慢骨關節炎的進程。有益的鍛煉包括:游泳、散步、騎腳踏車、打太極拳、臥直腿抬高等活動。而不正確的過度鍛煉可導致骨關節炎加重,如爬山、爬樓梯或下蹲起立等。但需注意急性期應適當減輕勞動強度、減少活動量,疼痛明顯時臥床休息,以減輕癥狀。
4正確上下樓梯與跑步
膝關節是影響下身活動最重要的關節活動中樞。因此,平時做好膝關節保養,對于維持良好的行走能力非常重要。這里教大家上下樓梯或臺階時3個正確的小習慣,平時如果多加注意,可以減少或避免一些膝關節疼痛的發生。
(1)讓腳尖盡量往前,上臺階時盡量用腳尖頂住臺階,這樣就能最大限度讓膝關節往回縮,一般膝蓋就不會超過腳尖了。
(2)身體向前傾。當我們身體向前傾時,就能夠增加屈髖的角度,讓髖關節分擔一部分膝關節的壓力,同時讓臀部的肌肉也發力,減輕膝蓋的壓力。
(3)下臺階的時候腳尖繃直,前腳掌先落地,減少后腿吃勁的時間,同時讓身體的重量通過小腿的肌肉化解掉。
這套方法不僅適用于上下樓梯、臺階,也適用于爬山、走過街天橋等,不光老年人需要,年輕人也能及早避免膝蓋損傷。不過對于已經存在膝關節損傷的人,要避免進行這種對膝蓋沖擊力強的運動。
而對于喜歡跑步的人要注意,跑步的最佳場地應該是塑膠跑道,塑膠跑道軟硬適中,對膝關節的沖擊力小,跑起來相對比較舒服,馬路路面比較硬,對膝關節沖擊較大,易造成膝關節損害,盡量避免。另外,跑步前,事先應準備好一雙舒適的跑鞋,一般選足底稍軟、彈性好,具備減震緩沖功能的最佳。
5均衡膳食,適當補鈣
營養不良會造成骨質疏松、支撐關節的肌肉力量減退,對骨關節炎的發生發展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飲食中注意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適量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補鈣的最好時機是在每晚的臨睡覺之前。
針對關節炎,我們需要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規范的藥物治療應對疾病,防止致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