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發病具有季節性,也可全年流行,人群普遍易感。為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保障人民群眾健康,1月22日,國家
時值呼吸道疾病高發季,北京、江西、河北等地相關部門陸續發布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醫藥防治方案,連花清瘟均被列為推薦用藥。
抓住疾病傳變規律,體現積極干預的組方特點
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癥候表現具有相似性,病機、治法相近。
中醫藥最大的特點在于抓取疾病的共性規律,因為“疫毒”侵襲人體的規律是一樣的,所以只要在來犯路線上做好防范,就可以阻斷敵人的進攻。
連花清瘟是運用中醫絡病理論探討外感溫病及瘟疫傳變的規律及治療研制出的創新中藥,匯聚三朝名方化裁而成。以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麻杏石甘湯與清代吳鞠通《溫病條辨》銀翹散為基礎方,汲取明代吳又可《溫疫論》治疫病用大黃的用藥經驗。
按照中醫對外感病變的認知,外邪入侵人體時,一開始患者會出現怕冷、鼻塞、噴嚏、流涕等癥狀。連花清瘟組方中的“銀翹散”,可以起到良好的疏散外邪的作用。
疾病進一步發展,由體表入里,患者會出現發熱、咽痛、咳吐黃痰等“肺熱”的表現,連花清瘟組方中的“麻杏石甘湯”具有宣肺泄熱之功效。
為了使邪毒盡出體外,連花清瘟組方中加入大黃通腑泄熱,使邪毒從腸道排出,退熱不反彈,且可緩解便秘。同時也截斷了體表熱邪進入體內的途徑,阻止病程發展,避免病情轉重。
除此之外,連花清瘟組方中還加入了紅景天,能夠扶補人體正氣,調節免疫促進疾病痊愈,增強患者抗病康復能力。
從整個方藥組成上可以看出,連花清瘟在外感疾病發病的多個關鍵隘口都有干預作用,其針對的是發熱、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這類疫毒襲肺證的癥候群進行治療,全方祛邪與扶正兼顧,體現了積極干預、整體調節的組方特點。
治療流感證據明確,榮獲國家科技大獎
連花清瘟對流感的治療效果得到了大量基礎及臨床研究的驗證。
基礎研究證實,連花清瘟對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均具有抑制作用。
臨床循證醫學研究證實,連花清瘟明顯提高證候療效和體溫療效顯效率,明顯減輕咽干咽痛、肌肉酸痛、咳嗽等癥狀,縮短發熱起效時間,提高體溫復常率,且試驗組未見不良反應發生。“中藥連花清瘟治療流行性感冒研究”獲得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連花清瘟上市近20年,科學的研究證據推動連花清瘟34次列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流行性感冒診斷與治療指南》《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時行感冒(乙型流感)中醫藥防治方案》等診療方案或指南共識,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國家基藥目錄,已成為治療病毒類呼吸系統傳染病的代表性中成藥,在臨床廣泛應用中使越來越多的患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