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健康了,從飲食到作息。很多健康建議里還都提到說要“適度運動”,那這個這個“適度”該怎么衡量呢?
其實,對健康人來說,適當運動可以理解為是中等強度的運動。具體表現為感覺用力,但不吃力;心跳和呼吸加快,微微出汗,但不覺得氣短難受;可以隨著呼吸的節奏連續說話,但不能唱歌。像體力較好的中老年人,就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做一些中等強度運動,如健步走、慢跑、游泳、乒乓球、健身操、廣場舞等運動。
運動時間
每次的運動時間,起初可以從10分鐘開始,以后按照5至10分鐘的遞增量,循序漸進地達到1個小時左右為佳,每周5天,每天至少30分鐘。
運動強度
運動過程中,運動的強度維持在身體慢慢發熱,慢慢出汗,鍛煉到一定程度了。有條件的可以用上心律手環或者手表,保持運動心律在120次/分左右
運動方式
1、有氧運動
★ 有氧運動,顧名思義,這類運動需要氧氣參與能量供應,以有氧代謝為主要供能途徑。一般來說,有氧運動需要軀干、四肢等大肌肉群參與,能夠維持在一個穩定狀態,持續較長的時間。
★ 有氧運動具有增進心肺功能、降低血壓血糖、改善血脂和內分泌系統功能、減少脂肪蓄積的作用。快走、跑步、騎自行車、跳繩、游泳等都屬于有氧運動。
2、無氧運動
★ 抗阻力活動是肌肉對抗阻力的重復運動,為肌肉的強力收縮活動,不能維持一個穩定的狀態,屬于無氧運動。
★ 抗阻力練習可以保持或增強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功能,對骨骼系統形成機械刺激,有益于骨骼健康。舉啞鈴、俯臥撐、彈力帶練習等都屬于抗阻力活動。
3、其他類型的身體活動
★ 通過開展軀體或四肢的伸展、屈曲和旋轉活動,可以鍛煉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拉伸、瑜伽等練習可以起到提高關節柔韌性的作用。
★ 改善人體平衡和協調性的組合活動,包括做操、跳舞等,能夠改善運動能力、預防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