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舉辦的“呼吸連線·妙語生花丨中西醫結合防治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臨床交流會”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延偉教授以《氣道黏
每年夏天,隨著高溫天氣的到來,很多家庭都會備上一些防暑藥物,藿香正氣水是很多人的首選,也是家庭的必備藥物,人們也習慣了用它來防治中暑。
而近日,關于「女子中暑喝藿香正氣水癥狀反加重」的話題在熱搜上很活躍。讓網友們紛紛表示不敢再相信藿香正氣水。
7月18日,江蘇淮安胡女士突感頭暈、乏力,自覺是中暑癥狀,于是便買來藿香正氣水服用,在喝下不到10分鐘的時間,不僅皮膚泛紅,還出現胸悶、頭暈、嘔吐的癥狀。
喝完藿香正氣水以后癥狀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更嚴重了,這是怎么回事?
針對這一情況,醫生表示,藿香正氣水并非是夏季的萬能藥,夏季中暑還需對癥用藥,“陰暑”可用,“陽暑”要慎重。
什么???中暑竟然也有陰陽之分。
是的,你沒聽錯,不是所有的中暑都能用藿香正氣水,中暑也有陽暑和陰暑的區別。
著名醫家張景岳曾說:“暑月受寒,故名陰暑;暑月受熱,故名陽暑。”
從中醫學角度,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陽暑是指經過太陽高溫暴曬導致的中暑;陰暑是夏日人體乘涼或飲冷后,內有濕滯的中暑。
如果再通俗一點講就是在烈日下活動而出現高熱煩躁、大汗大渴等癥狀,這屬于“陽暑”;而因貪涼飲冷,反而感受寒濕,出現胸悶、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就是“陰暑”了。
如果是長時間在戶外暴曬,突然進入冷氣開的很大的室內,或者在大汗的情況下進行冷水浴或者喝冷飲,身體在難以散熱的情況下出現的中暑癥狀也屬于“陰暑”。
雖然陽暑、陰暑都會導致出現胸悶、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但因為類型不同,處理上自然也存在差異。
中暑緊急處理辦法三步走
第一步,前往陰涼處
一旦發現身邊人可能是中暑,要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轉移到通風、涼爽的地方休息,保持身體周圍通風。
第二步,物理降溫
將患者平臥,松開衣扣,脫下外衣,盡量用濕毛巾冷敷患者的額頭、胸口、腋下以及大腿根部部位,有條件的話可以加冰袋。
第三步,補充淡鹽水
因為出汗帶走的鹽分較多,為了保持水和鹽代謝平衡,對于輕度中暑癥狀的患者可以適當補充淡鹽水或者水溶性維生素飲料。
中醫對于陽暑的治療以清熱解暑為主,可選用白虎加人參湯,清絡飲,清暑益氣湯等。
陰暑中醫用藥以辛溫解表為主,可選用麻黃湯、香薷飲、藿香正氣水等。
看,不是所有的中暑都可以用藿香正氣水來緩解。
藿香正氣水屬于溫熱型藥物,主要適用于陰暑,如過度貪涼,空調吹多了或是空調過冷,出汗時沖洗冷水等引起的惡心、頭暈等癥狀;陽暑的中暑患者喝了藿香正氣水,會耗人津液,發散氣血,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使病情加重。
溫馨提示:
藿香正氣水成分里含有酒精,所含的乙醇濃度相當于40度的酒,服用頭孢類藥物后不能服用藿香正氣水。若二者同時服用,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等現象。
另外,藿香正氣水的說明書上一般都寫有“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藥后不得駕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等字樣,所以建議喝過藿香正氣水的司機師傅們緩個20分鐘左右,等濃度散去再駕駛車輛,以免判定為酒駕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