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鹽酸表柔比星
- 英文名稱:
Epirubi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123260
- 產品類別:
化學藥品
- 規格:
10mg
- 生產地址:
山東費縣北外環路1號
- 批準日期:
2017-04-26
- 藥品本位碼:
86904188000787
Epirubi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國藥準字H20123260
化學藥品
10mg
山東費縣北外環路1號
2017-04-26
86904188000787
處方藥
醫保乙類
否
48個月
國產
尚無定論性資料說明表柔比星對人的生育力是否有不利影響,以及對胎兒是否有致畸作用或其它有害影響。但有實驗資料提示表柔比星與大多數抗腫瘤藥物和免疫抑制劑類似,在特定試驗條件下,在動物身上表現出致突變性和致癌性。可以降低胎兒的成活率。因此在妊娠期間不主張使用本品,哺乳期婦女禁用。
兒童用藥無特殊要求。
老年患者伴心功能減退者宜慎用或減量。
1.表柔比星可與其他抗腫瘤藥物合用,但表柔比星用量應減低。聯合用藥時,不得在同一注射器內使用。
2.表柔比星不可與肝素混合注射,因為二者化學性質不配伍,在一定濃度時會發生沉淀反應。
3.表柔比星主要在肝臟代謝,伴隨治療中任何能引起肝功能改變的藥物將會影響表柔比星的代謝﹑藥動﹑療效和/或毒性。
4.在表柔比星給藥前使用紫杉醇類藥物會引起表柔比星藥物原形及代謝物血藥濃度升高,其中代謝物既沒有活性也沒有毒性。當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類藥物和表柔比星聯合用藥時,先給表柔比星則對其藥代動力學沒有影響。
本品總限量為按體表面積550~800mg/m2。
4位置上的羥基由順位變為反位。為一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其主要作用部位是細胞核。本品的作用機制與其能與DNA結合有關。體外培養的細胞加入本品可迅速透入胞內,進入細胞核與DNA結合,從而抑制核酸的合成和有絲分裂。已證實表柔比星具有廣譜的抗實驗性腫瘤的作用,對拓撲異構酶也有抑制作用。療效與阿霉素相等或略高,而毒性尤其是心臟毒性低于阿霉素。
體內代謝和排泄較多柔比星快,平均血漿半衰期約40小時,主要在肝臟代謝,經膽汁排泄。48小時內,9~10%的給藥量由尿排出,4天內,40%的給藥量由膽汁排出,該藥不通過血腦屏障。
本品用于治療惡性淋巴癌,乳腺癌,大腸惡性淋巴瘤,骨惡性淋巴瘤,肺癌,軟組織肉瘤,食道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絕經期乳腺癌,黑色素瘤,睫狀體黑色素瘤,小腸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結腸直腸癌,卵巢癌,多發性骨髓瘤,白血病.膀胱內給藥有助于淺表性膀胱癌﹑原位癌的治療和預防其經尿道切除術后的復發。
1.與多柔比星相似,但程度較低,尤其是心臟毒性和骨髓抑制毒性。
2.其它不良反應有:脫發,60~90%的病例可發生,一般可逆,男性有胡須生長受抑;粘膜炎,用藥的第5~10天出現,通常發生在舌側及舌下粘膜;胃腸功能紊亂,如惡心﹑嘔吐﹑腹瀉;曾有報道偶有發熱﹑寒顫﹑尋麻疹﹑色素沉著﹑關節疼痛。
乳腺癌,黑色素瘤,結腸癌,原發性肝癌,食管癌,直腸癌,胰腺癌,直腸癌
1.禁用于因用化療或放療而造成明顯骨髓抑制的患者。
2.已用過大劑量蒽環類藥物(如多柔比星或柔紅霉素)的患者禁用。
3.近期或既往有心臟受損病史的患者禁用。
4.禁用于血尿患者膀胱內灌注。
1.關于心臟毒性
(1)可導致心肌損傷,心力衰竭。動物實驗和短期人體實驗表明,表柔比星的心臟毒性比它的同分異構體多柔比星小。比較性研究表明,表柔比星和多柔比星引起相同程度心功能減退的蓄積劑量之比為2:1。在表柔比星治療期間仍應嚴密監測心功能,以減少發生心力衰竭的危險(這種心力衰竭甚至可以在終止治療幾周后發生,并可能對相應的藥物治療無效)。
(2)對目前或既往接受縱隔﹑心包區合并放療的患者,表柔比星心臟毒性的潛在危險可能增加。
(3)在確定表柔比星最大蓄積劑量時,與任何具有潛在心臟毒性藥物聯合用藥時應慎重。
(4)在每個療程前后都應進行心電圖檢查。蒽環類,尤其是多柔比星所引起的心肌病,在心電圖上表現為QRS波群持續性低電壓﹑收縮間期的延長超過正常范圍(PEP/LVET),以及射血分數減低。對接受表柔比星治療的患者,心電監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過無創傷性的技術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來評估心臟功能。如有必要,可通過放射性核素血管造影術測量射血分數。
(5)當表柔比星總累積劑量超過900mg/m2時進展性CHF的發生率明顯增高,超過該累積劑量的使用需要非常小心。當表柔比星總累積劑量超過900mg/m2時有引起原發性心肌癥的風險,超過該累積劑量的使用需要非常小心。
2.關于肝腎功能影響
(1)由于表柔比星經肝臟系統排泄,故肝功能不全者應減量,以免蓄積中毒。中度肝功能受損者(膽紅素1.4~3mg/100ml或BSP滯留量9~15%),藥量應減少50%。重度肝功能受損者(膽紅素大于3mg/100ml或BSP滯留量大于15%)藥量應減少75%。
(2)中度腎功能受損患者無需減少劑量,因為僅少量的藥物經腎臟排出。表柔比星和其它細胞毒藥物一樣,因腫瘤細胞的迅速崩解而引起高尿酸血癥。應檢查血尿酸水平,通過藥物控制此現象的發生。另外,在用藥1~2天內可出現尿液紅染。
3.關于骨髓抑制:可引起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應定期進行血液學監測。
4.關于給藥說明
(1)靜脈給藥,用滅菌注射用水稀釋,使其終濃度不超過2mg/ml。
(2)建議先注入生理鹽水檢查輸液管通暢性及注射針頭確實在靜脈之后,再經此通暢的輸液管給藥。以此減少藥物外溢的危險,并確保給藥后靜脈用鹽水沖洗。
(3)表柔比星注射時溢出靜脈會造成組織的嚴重損傷甚至壞死。小靜脈注射或反復注射同一血管會造成靜脈硬化。建議以中心靜脈輸注較好。
(4)不可肌肉注射和鞘內注射。
5.繼發性白血病:有報道使用蒽環類藥物(包括表柔比星)的患者出現了繼發性白血病,可伴或不伴白血病前期癥狀。下列情況下出現繼發性白血病更為常見:當與作用機制為破壞DNA結構的抗癌藥合用時?;蚧颊呒韧啻问褂眉毎舅幬镏委??;蜉飙h類治療劑量有所提升時。此類白血病的潛伏期一般為1-3年。
6.對生殖系統的影響:表柔比星能破壞精子染色體,正在接受表柔比星治療的男性患者應采取有效的避孕方法。表柔比星可能引起絕經前婦女閉經或絕經期提前。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