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鹽酸萬古霉素
- 英文名稱:
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 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033366
- 產品類別:
化學藥品
- 規格:
0.5g(50萬單位)
- 生產地址:
浙江省新昌縣城關鎮新昌大道東路98號
- 批準日期:
2015-07-17
- 藥品本位碼:
86904747000562
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國藥準字H20033366
化學藥品
0.5g(50萬單位)
浙江省新昌縣城關鎮新昌大道東路98號
2015-07-17
86904747000562
處方藥
醫保乙類
否
24個月
國產
孕婦和懷疑妊娠的婦女,妊娠給藥相關的安全性尚未明確。哺乳母親應避免給藥,若必須給藥則應停止哺乳(本藥可排于母乳中)。
少兒腎臟處于發育階段,特別是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其血中藥物半衰期延長,血藥高濃度持續時間長,所以應監測血藥濃度,慎重給藥。
老年人由于腎功能減弱,給藥前和給藥中應檢查腎功能,根據腎功能減弱的程度調節用藥量和用藥間隔,檢測血藥濃度,慎重給藥。
1.全身麻醉藥,硫噴妥鈉等:同時給藥時可出現紅斑,組胺樣潮紅,過敏反應等副作用,在全身麻醉開始前1小時停止靜滴本藥。(機理:全身麻醉有致過敏釋放組胺的作用,但其相互作用的機理不明。)2.有腎毒性和耳毒性的藥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含鉑抗腫瘤藥物順氯氨鉑等:可引起腎功能,聽覺的損害及加重所以應避免聯用,若必須合并用藥應慎重給藥。(機理:兩種藥均具有腎毒性和耳毒性,其相互作用的機理不明。危險因素:腎功能損害,老年人及長期用藥患者。)3.有腎毒性藥物,兩性霉素B,環孢菌素:可引起腎功能的損害及加重,所以避免聯用,若必須合并用藥應慎重給藥。(機理:兩種藥均具有腎毒性,其相互作用機理不明。危險因素:腎功能損害,老年人及長期用藥患者。)
癥狀:可出現急性腎功能不全等腎臟損害,耳聾等第8對腦神經損害等癥狀。
處理:有使用HPM進行血液透析后血藥濃度下降的報道。
抗菌作用:在體外藥敏實驗中,萬古霉素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有效,與其它種類的抗菌藥物無交叉耐藥,另外用MRSA在試管內進行傳代培養試驗中,其對萬古霉素的誘導耐藥性也很低。在體外藥敏實驗中,萬古霉素對革蘭陰性菌無效。
作用機制:萬古霉素能夠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具有殺菌作用,另外還可以改變細菌細胞脫的通透性,阻礙細菌RNA的合成。
本品口服不吸收,肌肉注射可引起局部疼痛,靜脈注射后可廣泛分布至全身大多數組織和體液內,在血清、胸腔液、心包液、腹水、滑膜液、尿液、腹膜透析液和心房組織中可達到有效殺菌濃度,但在膽汁中不能達到有效濃度。不易穿過正常血腦屏障進入腦脊液中,當腦膜炎癥時可滲入腦脊液并達到有效治療濃度。本品也可通過胎盤。1次靜脈注射0.5g和1g后,Cmax分別為10~30μg/ml和25~50μg/ml。t1/2成人約6小時(4~11小時),小兒2~3小時。給藥量的80%~90%在24小時內由腎小球濾過經尿以原形排出,少量經膽汁排泄。腎功能不全時半衰期可延長。分布容積為0.43~1.25L/kg,蛋白結合率約55%。
本藥適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它細菌屬的感染:包括敗血癥、感染性心內膜炎、骨髓炎、關節炎、灼傷、手術創傷等淺表性繼發感染、肺炎、肺膿腫、膿胸、腹膜炎、腦膜炎。
報審時在進行安全性評價的107例對象中,發現其臨床檢查值有異常變化的副作用33例(30.8%),再審結束時在進行安全性評價的3009例對象中,發現其臨床檢查有異常變化的副作用404例(13.43%)。(副作用的發生頻率根據報審、再審結束時的數據及我公司的研究報?痰?。1.重大副作用:(1)休克、過敏樣癥狀(少于0.1%):因為可產生休克,過敏樣癥狀(呼吸困難、全身潮紅、浮腫等),所以應留心觀察,若出現癥狀則停止給藥,采取適當處理措施。(2)急性腎功能不全(0.5%),間質性腎炎(頻率不明):因可出現急性腎功能不全,間質性腎炎等重要腎功能損害,所以有必要進行定期檢查,若出現異常最好停止給藥,若必須繼續用藥,則應減低藥量慎重給藥。(3)多種血細胞減少(少于0.1%)、無粒細胞血癥、血小板減少(頻率不明):因可出現再障、無粒細胞血癥、血小板減少,若發現異常則停止給藥,采取適當處理措施。(4)皮膚粘膜綜合征(Stevens-Johnson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癥(Lyell綜合征)、脫落性皮炎(頻率不明):因可出現皮膚粘膜綜合征(Stevens-Johnson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癥(Lyell綜合征)、脫落性皮炎、所以應留心觀察,若出現此種癥狀則停止給藥,采取適當處理措施。(5)第8腦神經損傷(少于0.1%):因可出現眩暈、耳鳴,聽力低下等第8腦神經損傷癥狀,所以有必要進行聽力檢查,而且若上述癥狀出現最好停止給藥,若必須繼續用藥,則應鎮重給藥。(6)偽膜性大腸炎(頻率不明):因可出現伴有血便的偽膜性大腸炎等嚴重的腸炎,所以在出現腹痛、腹瀉癥狀時停止給藥,采取適當處理措施。(7)肝功能損害、黃疸(頻率不明):因可出現AST(GOT)、ALT(GPT)、AFP的上升,黃疸,所以有必要進行定期檢查,若出現異常應停止給藥,采取適當處理措施。2.其它副作用:按發生頻率分為以下幾個等級。常見(頻率0.1~2%),少見(少于0.1%),罕見(頻率不明)。(1)過敏:常見:皮疹,瘙癢,潮紅。少見:蕁麻疹,顏面潮紅。罕見:線狀IgA水皰癥。(2)肝臟:常見:AST(GOT),AFP,ALT(GPT)上升。少見:LDH,r-GTP,LAP上升。(3)腎臟:常見:BUN,肌酐上升。(4)血液:常見:貧血(紅血球減少),白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嗜酸粒細胞增多。(5)消化系統:少見:腹瀉,噯氣。罕見:嘔吐,腹痛。(6)其他:常見:發熱。少見:靜脈炎,血管痛。罕見:皮膚血管炎,寒戰,注射部位痛。
勒夫勒心內膜炎,嗜酸性粒細胞性心內膜病,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心內膜炎,縮窄性心內膜炎,敗血癥,關節炎,骨髓炎
對本藥有既往過敏休克史的患者禁用。下列患者原則不予給藥,若有特殊需要須慎用:1.對本品及糖肽類抗生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既往過敏史者。2.因糖肽類抗生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所致耳聾及其他耳聾患者(可使耳聾加重)。下列患者慎重給藥:1.腎功能損害患者(因排泄延遲﹑藥物蓄積故應監測血中藥物濃度,慎重給藥,參見藥物動態項)。2.肝功能損害患者(可加重功能損害)。3.老年患者(參見5.老年患者用藥,藥物動態項)。4.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參見7.兒童用藥,藥物動態項)。
1.基本注意事項:(1)本品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明確有效,但對葡萄球菌腸炎非口服用藥,其有效性尚未明確。(2)用藥期間希望能監測血藥濃度。2.有關用法和用量:(1)快速推注或短時內靜滴本藥可使組胺釋放出現紅人綜合征(面部、頸軀干紅斑性充血,瘙癢等)、低血壓等副作用,所以每次靜滴應在60分鐘以上。(2)慎功能損害及老年患者應調節用藥量和用藥間隔,監測血中藥物濃度慎重給藥(參見1.慎重給藥、5.老年人用藥,藥物動態)。(3)為防止使用本藥后產生耐藥菌,原則上應明確細菌的敏感性,治療時應在必要的最小期間內。3.用藥使用上的注意:(1)配藥:目前已明確本品與下列注射劑混合使用引起藥物變化,所以不能混注。與氨茶堿、5-氟尿嘧啶混合后可引起外觀改變,時間延長藥物效價可顯著降低。(2)給藥:因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所以應十分注意藥液的濃度和靜滴的速度,再次靜滴時應更換靜滴部位。藥液滲漏于血管外可引起壞死,所以在給藥時應慎重,不要滲漏于血管外。(3)給藥途徑:肌肉內注射可伴有疼痛,所以不能肌注。(4)其它注意事項:國外有快速靜滴本藥引起心跳停止的報道。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相關視頻